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
- 勞斯萊斯:61.232.105.38媒體人的故事,跟拍鏡頭的視角,紀實類作品的質(zhì)感,盡管沒有社會輿論、民眾意愿等等表面描寫,但呈現(xiàn)方式和事件本身更具震撼效果。 電影有著懷舊報業(yè)“黃金時代”的意味,也有著暗示媒體形態(tài)成長的規(guī)律。張頌文代表了嚴肅新聞的魅力——不強行販賣觀點,避免情緒左右判斷,嚴密取材、小心求證。而白客的實習(xí)記者,不僅僅是一味的揭露,更是在透過事件本身去審視整個制度,在外人看來是夾帶了個人感情的“私貨”,實際上普通人挑戰(zhàn)規(guī)則的勇氣和努力。 正是報紙和電視的出現(xiàn),才產(chǎn)生了有理想有擔(dān)當(dāng)?shù)娜思尤脒@一行,也是因為新聞從業(yè)人員的“善意”本身,使得他們做出了出色的新聞報道,并推動了社會的進步。 小弟我作為半個媒體人,用筆“吃飯”,也是個北漂,在本片里三者全中,所以非常有代入感。
- 山而設(shè)計工作室:139.211.201.220還行吧...前半部分感覺很紀錄片,后來就有些魔幻現(xiàn)實主義的感覺...演員們都好真實,不知道是否請的都是素人出演。
- 雪野:210.40.142.248屬于那種看完都懶的評 忘了評的那種 上周看了點映今天才想起來標 很一般啊 怎么還有人對標我不是藥神 差太遠了 及格電影吧
- 邪祟勿擾:36.58.160.111沒有愛情的每一天還真是很無聊呢。因為在全球化語境下,我們已經(jīng)是物質(zhì)大過剩時代里的一份子:真實的感性交往因被社交軟件蠶食而漸漸脫離現(xiàn)實,被物化且過度飽和的小姐姐與被物化且過度貧瘠的小哥哥又被互聯(lián)網(wǎng)緊密鏈接起來,并形成巨大的勞動力反差,這種資源的內(nèi)卷化與不對稱性也給觀眾帶來很大視覺上的沖擊、精神上的壓力和心理上的焦慮。屏幕這一端的我們和《捕鯨男孩》有著相似的困境:消費主義制造了無盡的欲望,以此來引誘精力過剩的魚兒上鉤。人們一邊在拿自己的欲望與之互動,一邊又在理性地扼殺它們。因為在這個平面化的時代,所有人都在告訴我們愛情作為一種假象并不存在。兜兜轉(zhuǎn)轉(zhuǎn)到頭來,我們還是和父輩們一樣,最終變成一具具喪失了靈魂的尸體,并用過剩的肉欲來填補靈魂的空虛。作為迷惘的一代,我們會在這條小鯨魚的白日夢里看到希望嗎?
- 安菲爾德小牙哥:121.77.16.29★★★☆ 當(dāng)歧視有了「合法」的保護傘,有多少人敢於質(zhì)疑對抗呢?他們本不需勇敢,錯的並不是他們。虛晃一槍的北漂奮鬥史,才不是打怪升級的職場爽片,從新聞人不需要同情心,到新聞人不能失去同理心,從求實,到換位,什麼是新聞理想不言自明,然後反歧視的主題才揭開面紗直面觀眾。好遺憾,電影最後的那一篇文章中寫到的一系列「與生俱來」中,沒有性取向,即便我知道寫了可能也得為過審刪改,即便我知道錯的又不是片方,我依然會感到遺憾。20年前,那是一個讓人相信苦難必會過去、世界終將更好的時代,20年過去了,我懷念它。